索引号: | WG2208000-2017-003 | 发布机构: | 菊园新区 |
发文日期: | 2017年04月28日 | 主题分类: | 重大行动计划 |
关键词: |
2017年菊园新区社区工作要点
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机关各科室:
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是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深化落实之年,也是菊园核心功能区建设的关键之年。菊园新区社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以深入贯彻落实市委“1+6”文件精神,推动“宜居家园”建设、推进居民区社会治理为工作重心,坚持补短板、做实事,着力加强党建引领下的社区自治共治工作,提升居民区社区工作者业务能力,为打造“科技菊园 品质菊园”奠定坚实基础。
一、深化居民自治,健全社区治理机制
1.完善一站多居运作模式。在成立四个社区服务站的基础上,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以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社工站为主导,居民为主体,业委会、物业公司、辖区单位、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架构。探索“社会组织+片区化服务”的模式,通过片区工作的逐步整合,稳步推进一站多居的实体运作。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进一步夯实社区居委会下属的专业委员会建设,围绕公共卫生、治安保卫、精神文明、老龄工作、人民调解等方面内容,结合各社区居委会居住人群特点,增设物业、环境等专业委员会,建立不少于7个专业委员会。发挥专委会的议事协调功能,组织居民用协商、沟通、合作等方式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做实社区联席会议制度,社区联席会议由社区党(总)支部组织召开,对社区的发展规划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全年不少于4次。
2.完善社区自治制度。修订完善“四项基本制度”(《居民自治章程》、《居民会议制度》、《居务公开制度》、《居民公约》),确保“四项基本制度”的修订符合社区特点、程序规范、操作有序。积极推进居务公开规范运作,健全社区监督委员会组织架构,完善工作运作机制,确保居务公开程序依法、内容透明。深化推进社区“三会”制度(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对涉及社区公共利益的事项,做到事前听证、事中协调和事后评议,有序引导社区居委会通过平等主体协商沟通的方式,处理社区各类矛盾和公共事务,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委会内部管理制度,实现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3.完善社区共治平台。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积极推进完善共治机制。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协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为目标,围绕共同目标、共同需求、共同利益,消除单位、部门和社区等壁垒障碍,构建“共建、共创、共享、共赢”的多元参与共治格局。依托社会协商共治平台,健全社区代表会议和社区委员会制度,把发展规划、实事项目、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等社会公共事务纳入共治内容,落实自下而上的社区共治议题形成机制,动员居民和机关、团体、驻区单位参与社区事务的议事、协商、评议、监督。依托枢纽型组织服务平台,加强对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和引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资源整合、服务管理作用。
社区要发挥资源优势,开展居民区共建联建活动,有序引导政府部门、社会企业、组织机构,通过协商、沟通实现社区治理的多元参与,积极探索以共建联动为纽带的“ 社区日”主题活动。
二、突出重点工作,深化社区品牌特色
1.继续推进“楼组微自治 物业大客服”工作。进一步挖掘培育社区自治骨干力量,推进特色楼组创建,实现楼组微自治工作的品牌化。成立“楼组微自治联盟”,定期开展座谈交流、互学互访、参观考察等活动,将好的经验做法推广、复制,继续推进“星级楼组”的评定工作。“物业大客服”以提升物业服务行业整体形象,营造温馨满意服务环境为总体目标,进一步深入推进门岗标准化建设,提升物业服务效率和业主满意率。
2.推行社区“微实事”工程。结合创城及社区实际情况,社区居委会从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入手,充分发挥社区协商自治的治理模式,通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居民议事会等形式,确立社区微实事项目,在社区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下公开、透明、高效地做好社区最后一公里的服务工作,让微实事成为增加百姓幸福感的最佳载体。
3.推行社区“微治理”工作。召开菊园新区第四届第一次社区代表会议,通过代表换届和意见建议征询、落实,构建“协商民主、多元参与”的社会治理机制,实现问题分级分层解决:一级问题以居民区为主,依靠社区各类力量自行解决;二级问题以社区服务站为主,依靠服务站发挥引领、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的功能,合力解决;三级问题以社会性、共性化问题为主,在新区协调下统筹解决。
4.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和运作。各社区结合实际、整合资源,继续发挥对群众性社会组织的孵化功能,将社区自治与社会组织培育有机结合,完成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孵化基地的建设。做好对嘉富的“幸福街坊助老服务社”、“嘉悠社区艺术文化展演公益社”、房管所的“家友工作室”等社会组织的扶持,加大对已成立的社区社会组织项目运作的引导,通过学习交流、创建品牌项目、完善组织建设等逐渐做实做强社会组织,发挥其在社会服务与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5.举办社区嘉年华展示活动。以庆祝菊园新区成立20周年为契机,展示以“楼组微自治”为特色的菊园社区睦邻文化,通过开展自组织微讲坛、主任微讲堂、社工微讲课、社区能人微讲座、协商社区治理微沙龙等增进社工互动,展示社工风采;通过策划微电影、评比表彰、团队成果展示等系列活动,增进邻里互动,凝聚邻里浓情,促进社区融合,抒发菊园居民爱家园、睦邻情、共奋进的社区情感。
三、夯实基础建设,做实社区民生保障
1.扎实做好民生综合保险工程。充分利用小区公开栏、显示屏、黑板报、宣传折页、海报等形式,对菊园户籍居民和持上海市居住证并积分达到标准分值人员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其对嘉定区民生综合保险工程的知晓率,确保出险人家庭享受政府实事工程的惠民成果。
2.规范设置社区居委会用房及“一站式”服务点建设。按照《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做好对新建住宅小区社区居委会用房的审核,合理设置位置、按标准配足面积、明确功能布局,同时认真做好禹州老城里、大成郡新建住宅小区的接管和社区居委会用房的验收、确认、移交、产权登记等工作。年内,计划完成胜悦嘉苑、城北大居“一站式”服务点的建设任务。继续规范统一社区居委会门头标识,积极推进社区居委会台牌、门牌等标识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年内计划完成泰宸、嘉汇、嘉莱、嘉筱社区的门头建设。
3.合理设置社区居委会规模。按照人缘性、地缘性和资源配置情况以及有利于开展社区管理、居民自治和服务居民的原则,新建居委会管辖范围以1500户为宜,一般不超过2000户,对已建成超过3000户的社区居委会,创造条件适时进行拆分。新建小区(含农民集中居住区)居民入住率不足30%的,由相邻社区居委会代管或筹建社区居委会;入住率超过30%的,根据有关规定,及时成立社区居委会。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社工能力素质
1.加强居民区社区工作者额度配备。按照科学合理,适度控制的原则,合理配备居民区社区工作者,每个居民区一般可配备4—9名社区工作者,对已建成的、块面完整的、规模超过2000户,难以拆分的社区或地域范围广、人口较多、管理和服务任务较重的社区,原则上可按照每多350户增配1名社区工作者的标准,配备力量。要按照社区工作者的年龄结构、知识层次、男女比例进行合理配备,努力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结构。
2.加强社区工作者培训与活力。发挥菊园社区工作者事务所作用,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继续推行“社工菁英计划”,组织社工开展素质拓展、理论和案例培训。同时,对目标群体实行精准培训,在年轻社工中成立团组织,通过开展各类团活动,增强年轻社工的凝聚力与活力;对于社区后备干部队伍,通过专题化培训、社工论坛交流等形式,提高对社区工作的系统认识;对于社区居委会主任,通过建立居委会主任工作室,以互动学习、实例探讨、参观学习等方式,增强统筹能力和创新意识。
3.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与作风建设。以“动态+常态”完善社区工作者的考评办法,完善日常管理制度,落实薪酬待遇,健全招聘录用、考核机制和退出操作办法。继续实施社区工作者持证上岗制度,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持证率不得低于95%(不含当年新进社工)。以社区及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密切联系和定期走访居民,做到一家亲“五必访”,掌握社情民意,及时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传递诉求,赢得居民的信任。继续采用第三方组织对社区居委会开展满意度测评,推动社区工作者作风建设。
4.加强社区骨干队伍的挖掘培养。坚持鼓励参与和发挥特长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社区各类活动的开展,挖掘、培养和吸纳一批有能力、有意愿、有资源的社区能人加入到楼组长、社区自组织、志愿者队伍中来,通过社区自治项目运作,加强社区骨干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的能力培养,激发工作热情,提升自我价值的实现。
五、加强组织管理,提高社区工作保障
1.加强社区工作组织保障。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建设组织机构,统筹协调社区建设工作,注重社区建设的整体性、全面性、长远性,加强对社区建设的前瞻性思考和研究,确保社区工作的稳步推进。
2.加强社区工作制度保障。全面落实社区居委会工作经费,同时建立与社会总收入水平同步提高的增长机制,建立健全“费随事转”的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完善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继续推行社区居委会错时工作制、双休日值班等工作制度。
3.深化社区工作宣传保障。充分借助各类媒体宣传辐射效应,及时提炼总结社区成果,宣传社区建设工作动态和经验。明确专人负责社区建设的媒体宣传和信息收集报送工作,健全社区信息报送制度,进一步完善信息上报数量和质量的考核机制。不断加强社情民意信息员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组成,增强社情民意联络员间的沟通联系。提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质量,拓展民生民意汇集点,把居民群众所想所盼、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形成有价值的社情民意,定期向区相关部门报送。
嘉定区菊园新区管理委员会
2017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