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WG2208000-2020-001 发布机构: 菊园新区
生效日期: 2020年08月28日 文 号: 嘉菊管[2020]67号
关键词: 主题分类: 各街镇文件

上海市嘉定区菊园新区管委会

嘉菊管[2020]67号

2020年菊园新区社区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0-08-05 浏览次数: 【字体: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嘉定加快建设创新活力之城、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年,也是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双胜利”的特殊之年。菊园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城市治理的指示要求,紧紧围绕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中心工作,以“精细化管理夯实基础 特色化服务彰显品质”为工作理念,坚持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以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为突破口,进一步健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完善村居公共服务体系,深化社区共营实践发展,着力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着力推进服务供给精细化,全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一、坚持善做善成,全面落实疫情防控

       1.强化统筹协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市、区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对标对表,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按照党工委、管委会的工作部署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在疫情防控“大考”中考察识别和培养锻炼干部。

       2.落实防控任务。做好常态化社区防控,有序开展村居人员信息管理。坚持把党的组织“触角”延伸到网格内,充分发挥“党建+网格”的机制优势,层层压实责任,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常态化管控。广泛开展村居民防控知识宣传,定期开展社区环境整治,做细做实特殊人群的关心关爱等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助力社区疫情防控。落实外防输入重点任务,及时调整工作手势,配合做好中高风险地区来沪人员隔离健康观察、区校联防联控等工作,形成社区防控工作闭环。

       3.加强防控总结。认真总结社区疫情防控的经验和不足,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加快补齐短板和弱项,完善社会协同参与治理机制,鼓励社会力量依法有序参与,探索“后疫情”时期的村居自治路径,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二、坚持强基提质,推进社会治理强基工程

       1.增强制度引领带动功能。进一步健全社区“四项制度”、“三会”制度、民主理财制度、管家议事会等制度,有序开展民主协商与管理。完善村居监督委员会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规范村居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的力度。夯实居委会下属工作委员会的实体化运作机制,提高居民自治的实效。

       2.规范设置社区居委会及用房落实。按照《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DGJ08—55—2006),做好对新建住宅小区社区居委会用房的审核,合理设置位置、按标准配足面积、明确功能布局,同时做好新建住宅小区的接管和社区居委会用房的验收、确认、移交、产权登记等工作。

       3.深化社区治理品牌建设。围绕社区共营实践路径,以社区自治项目为落脚点,搭建区域内共建共治平台为着力点,形成社区特色品牌。提炼优秀社区工作法,总结创新社区治理的典型案例,通过举办研讨活动、成果展示等方式进行宣传,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化治理的新模式。

       4.推进小区分类管理。将老旧小区、商品房小区、动迁小区、高档小区等小区治理难点,有针对性地围绕突出问题因地制宜设计自治项目,聚焦分类治理的“四清单一攻略”(治理清单、资源清单、需求清单、服务项目清单、社区分类治理攻略),对接居民的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依托“社区日”等睦邻活动载体,形成有辐射力、共参与、可持续的社区自治项目。

       5.培育功能性自治团队。挖掘社区能人,建立各类睦邻兴趣团队,订立团队活动规约,强化团队自我约束力。有序引导团队关注社区公共事务,凝聚多元力量,共同解决社区的各类矛盾和突出问题,逐步引导睦邻团队转型为功能型自治团队,共同参与小区各项治理。

       6.探索区块全域深度治理。及时梳理社区治理工作短板,依托社区小管家,探索区块全域深度治理模式,将社区划分成若干区块,每个区块由一名社区工作者(小管家)总负责,整合社区内的各类力量(社会组织、社区单位、小区能人、网格员等),开展多维度(资源、信息、服务)深度治理,打造有机有序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7.稳步推进全勤网格工作。搭建各部门协商议事平台,加强部门合作,巩固专项治理工作成效,狠抓工作落实,强化协作配合。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社会治理全勤网格工作聚焦管理精细化,聚焦基层基础建设,积极探索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条块联动,优化工作方法,加强联系协调,助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三、促进空间改革,推动城市品质提升

       1.探索社区居委空间共享模式。推进新社区居委会空间共享模式,将原有行政办公和居民活动空间融合成党建引领、政府服务、社区参与、社群活动、生活需求于一体的“社区中心”;同时对老社区进行设施设备添置和改造,美化空间的同时提升功能服务,并加强对共治空间的运作指导,以空间为载体,设计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群体的活动连结,开展社区议事协商,进一步密切党群社群关系,提升居民公共意识。

       2.打造特色社区微改造项目。通过社区问题的查找、更新方案的共商、政策理念的共宣、居民动员的共参、监督实施的共担、活动组织的共议、空间更新的共护,充分整合社区居民的力量和社会资源,因地制宜,继续推进社区微改造,以新、老小区中心花园或广场改造为点,实现社区微空间的更新,实现众智众创和共建共享。

       四、强化队伍建设,促进能力纵深发展

       1.合理优化队伍结构,夯实社工考核激励机制。加强以选优配强高素质社工队伍为宗旨,做好年度薪酬体系、劳动保障、档案完善、新社工招录等工作。以年龄结构、知识层次、男女比例为三大要点,合理配比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老中青”梯次结构。继续做严、做细、做实社工考核制度,以量化考核和民主评议为基础,深化完善季度、年度社工考核奖励工作。

       2.践行“四学”培育机制,完善社工人才培育体系。继续推动社工菁英计划,以“四学”(见学、讲学、游学、玩学)为宗旨,开展职业技能类、社区治理类参访学习与培训讲座,抓实社工业务能力储备。开展沙龙分享和心理疏导课程,增进队伍凝聚力和关注社工心理健康。开展团建活动和能力才艺比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个人素质提升。持续推进“四微”(主任微讲堂、社工微讲课、自组织微讲坛、社区能人微讲座)项目,通过以老带新、传道解惑的特色课堂,实现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传递,达到将社区治理的新理念和好经验的推送普及。

       3.打造“三优”社工队伍,强调基层干部作风建设。以建立一支思想素质、管理素质、专业素质“三优”的社工队伍为目标,制定完善的社区工作制度和督查机制,加强工作作风,严明组织纪律,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为居民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组织推动社工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相关培训课程,指导社区按时开展“每周例会”和“每周一课”,以促进社区工作管理能力的相互学习与不断提高。

 

 

嘉定区菊园新区管理委员会

2020年8月5日



嘉菊管[2020]67号(2020年菊园新区社区工作要点).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