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WG2319000-2023-001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3年08月28日 文 号: 嘉菊管[2023]91号
关键词: 主题分类: 各街镇文件

上海市嘉定区菊园新区管委会

嘉菊管[2023]91号

关于菊园新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村一策”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3-09-22 浏览次数: 【字体: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嘉定区实施“一村一策”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稳妥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现结合菊园新区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目标

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过程中,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因地制宜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拓宽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渠道,促进集体资产持续有效的运转,推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建引领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组织对农村集体经济工作的领导,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集体资产,推动资金、项目、政策等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经济欠发达村倾斜,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2.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坚持规划引领,统筹考虑各村的农村集体“三资”现状,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要素,激发集体活力,立足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因村施策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之路。

3.坚持理顺产权原则。坚持理顺产权关系,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切实维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不断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4.坚持统筹推进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尊重群众意愿,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相结合,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经济项目,坚持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确保村级不产生新的债务,农民不增加负担。

三、实施方案

紧紧围绕“科技菊园、品质菊园”的发展目标,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找到适合的产业发展之路,提升乡村现有产业能级,借鉴嘉定区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发展路径的五种类型,结合菊园新区实际,提出以下发展模式:

(一)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菊园新区下辖三个行政村,资源、资金、资产持有情况各不相同,结合地理位置、产业结构布局,确定适宜各村发展的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产业格局,围绕特色产业板块,促进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永胜村地处新区城市核心区,要依托城中村改造,重点围绕商业、办公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南山集团等合作,打造特色商业圈。青冈村辖区内嘉北郊野公园、百果园规划多块商业服务业用地,依托乡村振兴政策优势,充分挖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以多种形式合作开发,打造乡村精品旅游产业。六里村享有嘉北郊野公园后花园的区位优势,要围绕智成文创园、中窑文创园等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六里工业园等老园区转型升级,及时清退并盘活低效用地,为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引进优质企业,重点发展高质量的工业产业;积极参与新区拟态安全产业园等建设,全力壮大科技产业。

(二)组团联动发展模式

强化镇村联动、村村联合的“组团联动发展”思路,搭建统一运营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平台,突破资金、土地制约,发展优质集体项目,实现合作共赢。镇村联合成立镇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平台公司(上海菊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组团收购低效用地、物业、利用原有厂房资源或根据新项目要求进行厂房定制化改造升级,由经济城运营,采用“长期租赁”“租税联动”“先租后让”等方式引进一批优质项目。

(三)区域合作发展模式

在用地集约化、区域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突破地域思维限制,“走出去”发展“飞地”经济,积极参与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平台公司开展联合跨域投资。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到嘉定新城、北虹桥、其他区县或外省市等地区购置有增值潜力的商务楼宇、配套设施等物业、参与开发建设产业园区,确保集体经济保值增值。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以“飞入地”主导产业和两地产业融合为主,构建资源要素优势互补的经济发展格局。

(四)国企帮扶发展模式

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寻求与国企合作,充分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提速增效。整合农村集体资金,参与国企搭建的投资平台,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资源、市场、人才等优势,按照市场化合作的要求,在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物资供应等“三农”项目开展项目合作。合作推进社区商业建设,在社区商业网点拓展等开展项目合作,打造便民生活圈。积极协调国有企业与经济欠发达村结对,通过项目合作、委托管理、居间服务等多样化发展提升集体资金资产经营效益,不断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质量。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加强政策扶持

切实发挥菊园新区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的主导作用,着力强化资金支持、着力倾斜发展资源、着力加强资产运营,推动资金、项目、政策等集聚,为实施“一村一策”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持续放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作用,完善198万元日常基本运转财政保障资金,探索制定投资回报政策及收益托底保障机制,明确村级投资回报率2%-6%之间,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各村要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禀赋,明确发展路径,找准产业发展项目,制定各具特色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细则,形成级级有责任、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精准对接,助推联动发展

新区集体企业要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到新区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中。鼓励新区集体企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市场化合作的要求,通过合作开发存量资产、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协助加强招商引资、打造产销一体化平台、参与镇级直投项目专项基金等方式,形成农业农村经济新增长点。

按照新区集体企业功能类型划分和村发展实际需求,统筹考虑企业实力、工作体量以及便利工作开展等因素,从资源共享、功能互补、产业联动、任务匹配等方面综合考量,在镇企双向选择基础上统筹协调,形成镇企结对和村企结对。镇级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部门要指导各企业强化集体资源整合、聚集要素,推动形成互为支撑、合作共赢的合作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区将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梳理存量集体资产概况、区域优势、集体资产运营等现状,加强与结对新区集体企业的需求对接。

(三)强化制度保障,确保资产安全

全面贯彻落实《上海市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新区集体对农村集体经济运行管理的监督,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各项监督管理制度和内部运行管理机制,理顺所属企业投资关系。

坚持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严格履行相关民主程序,依法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知情权、表决权、收益权、监督权。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确保村级不产生新的不良债务,农民不增加负担。

(四)强化激励引导,完善考核机制

加大人才培养,优先选派综合素质好、熟悉农村经济工作的人员对各村进行指导。培育和引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经营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服务型人才,以薪资、福利待遇为突破点,在农村内部大力培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致富带头人。

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的监督和考核,纳入各村和直属公司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并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列入对村干部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改革创新,对表现突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附件:1.菊园新区永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路径

2.菊园新区青冈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路径

3.菊园新区六里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路径

 

 

嘉定区菊园新区管理委员会

2023年828

 

 

 

 

 

 

 

 

 

附件1

 

菊园新区永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路径

 

永胜村位于菊园新区东部,由原皇庆村、昌桥村和永胜村三村合并。村下辖3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257户,户籍人口3576人。目前为止32个村民小组已全部完成动迁工作,其中25个村民小组已经撤组。辖区内有民营企业10家,其中养老院2家。

产业定位:永胜村地处菊园城市核心区,重点围绕商业、办公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时,依托乡村振兴政策,开发乡村振兴项目。

发展路径:

一是持续壮大重点优势产业。合理利用土地动迁补偿资金,结合城中村改造的重要契机,购买南山集团等商业资产,打造特色商业综合体,发展以商业、办公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二是持续实施乡村振兴项目。依托乡村振兴政策的优势,根据新区乡村振兴的整体规划,与菊园新区集体公司、第三方资本合作,以原有的土地资产(昌桥一队保留农户)或少量村集体资金入股的方式,共同开发和利用昌桥一队农户动迁基地保留的23栋房屋,进一步壮大集体资产增值,实现村集体经济提升与村环境改善等多重目标。

三是持续开发集体建设用地。持续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与新区集体公司、第三方企业合作开发。以土地(嘉宝片林中村所属集体土地资源)使用权入股的方式,参与合作项目开发,收取固定回报。既保证村集体经济的收益,又降低社会资本的投资风险,确保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持续深化资产保值增收。积极争取区、新区集体公司支持,在确保资金安全性和收益合理性的前提下,利用村集体资金进行优质资产的收购、项目投资等,到嘉定新城、北虹桥、其他区县或外省市等地区购置有增值潜力的商务楼宇、配套设施等物业、参与开发建设产业园区,以实现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进一步保障村民的收益分红。

 

 

 

 

 

 

 

 

 

附件2

 

菊园新区青冈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路径

 

青冈村位于菊园新区西部,于2002年由原青冈、彭门两村合并,面积4平方公里。随着菊园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青冈村下辖26个村民小组,除2户村民未动迁外,剩余已全部动迁,其中5个村民小组已经撤组。目前户籍户数843户,户籍人口2358人。辖区内有嘉北郊野公园、菊园百果园等休闲农业园区,以及青冈院子等产业园区。

产业定位:青冈村充分利用辖区内嘉北郊野公园、百果园规划多块商业服务业用地,依托乡村振兴政策优势,充分挖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优势,以多种形式合作开发,打造乡村精品旅游产业。

发展路径:

一是持续优化集体建设用地。多途径开发利用商服用地,加快推进嘉北郊野公园(13亩)、菊园百果园(9亩)内20多个地块开发建设。一方面,以10万/亩/年的价格租赁给合作企业,郊野公园内商业用地以整体租赁形式出租给绿洲集团;另一方面,和新区集体公司合作或引入第三方公司开发商服用地项目,促进集体资源保值增值。此外,积极争取集体建设用地即将可以入市的政策,引入优质的企业,开发商服项目,打造特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

二是持续推动种源农业发展。促进辖区企业上海惠和种业有限公司育种研发大楼建设,通过申请上海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专项,采取政府扶持与企业自筹相结合,建设上海蔬菜种业创新基地,新建现代化蔬果种苗工厂、创新育种农场等,打造上海种源农业发展新高地。

三是持续深化资产保值增收。积极争取区、新区集体公司支持,在确保资金安全性和收益合理性的前提下,利用村集体资金进行优质资产的收购、项目投资等,到嘉定新城、北虹桥、其他区县或外省市等地区购置有增值潜力的商务楼宇、配套设施等物业、参与开发建设产业园区,以实现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进一步保障村民的收益分红。

 

 

 

 

 

 

 

附件3

 

菊园新区六里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路径

 

六里村位于菊园新区西南部,东临嘉定工业区,西与外冈镇接壤,北靠嘉北郊野公园,南连安亭上海国际赛车场,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原全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06户,动迁撤队6个村民小组,动迁191户村民。现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15户,其中户籍人口1415人。辖区内有六里工业园区。

产业定位:六里村享有嘉北郊野公园后花园的区位优势,重点围绕智成文创园、中窑文创园等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六里工业园转型升级,重点发展高质量的工业产业;积极参与新区拟态安全产业园等建设,全力壮大科技产业。

发展路径:

一是持续壮大文化创意产业。继续加强镇村合作,与水之园、文化公司联合,围绕智成文创园、中窑文创园、嘉安公路沿路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二是持续推动资产腾笼换鸟。充分利用集体资源资产,“筑巢引凤”,加大对现有闲置集体资产优化力度,持续推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引进符合新区产业导向的优质企业,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

三是持续促进组团联动发展。加强镇村联动、村村联合,积极参与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平台,突破资金、土地制约,发展优质集体项目,实现合作共赢。

四是持续发展壮大科技产业。依托拟态安全产业园科技集聚效应、溢出效应,加大科技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资产品质。

五是持续深化资产保值增收。积极争取区、新区集体公司支持,在确保资金安全性和收益合理性的前提下,利用村集体资金进行优质资产的收购、项目投资等,到嘉定新城、北虹桥、其他区县或外省市等地区购置有增值潜力的商务楼宇、配套设施等物业、参与开发建设产业园区,以实现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进一步保障村民的收益分红。

关于菊园新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村一策”实施方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