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园概况
菊园新区成立于1997年,位于嘉定老城区的北部,区域面积18.61平方公里,距离市中心、虹桥机场、上海火车站均约25公里,距离浦东机场约70公里;G1501上海绕城高速横跨东西,G15沈海高速贯穿南北。
五届区委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一核两区四集群”功能布局,并把菊园,包括工业区和徐行的一部分,打造成创新辐射能力强、开放度高、要素集聚、示范引领效应显著的创新核心功能区。按照这一发展定位,菊园新区牢牢把握“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明确了“科技菊园、品质菊园”的发展追求,加快实施科技创新“1234”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创新创业、宜居宜业、文化文明的现代化城区。
菊园新区承载了嘉定“科技卫星城”的尖端科技,2008年以来,科技产业迅速壮大,主要呈现三大特色,科研院所集聚,拥有光机所、华东计算所、硅酸盐所、微系统所、激光等离子所等5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占全区科研院所总数的50%;科技人才集聚,目前,新区共有两院院士16名,上海领军人才23名,浦江计划人才41名,国家级工艺大师15名,外籍专家20多人,海归创业人才280多名,中高级职称科研技术人2000多名,博士1000多人,硕士1040多人,菊园的人才总数占全区的四分之一,为入驻菊园的科技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科技企业集聚,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张江园区嘉定拓区、上海物联网中心、中电科、雷赛智能、清控科创等一批科技园区相继落户;嘉乐园大厦、北水湾大厦、新微大厦,菊园科研总部大厦、水之园大厦、菊园科技大厦等科技型、总部类楼宇经济不断壮大,为入驻菊园的科技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空间载体。目前,已有自主创新型企业620余家,年税收达3.76亿元,拥有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894件,构建起区域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发展迅速的科技产业。此外,雅昌文化艺术中心、喜来登酒店、华润万家卖场等相继开业,五月花美食广场、日月光商业中心、悠活城商业中心等陆续建成,“荷香艺品”市民文化基地、雷赛智能产业基地、信业商业广场正全力推进,逐步形成了以生活性、生产性服务业并举,公共性服务业为配套,以科技、教育、文化、商贸、休闲等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菊园新区紧紧依托轨交11号线两个站点的区位优势,牢牢抓住城市功能完善和生态环境建设两大工作重点,促进城市品质发展。公共交通便捷,基本实现区域公交线路全覆盖,拥有轨交11号线的嘉定西站、嘉定北站和嘉定长途客运中心,规划中的嘉定首条有轨电车也位于此,菊园将成为大型公共交通枢纽聚集地。生活配套完善,社区生活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事务受理中心联成一片,形成了全市独一无二的综合性社区便民服务圈,社区邻里中心、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站)等相继建成,设施一流的嘉定区中心医院也坐落于此,城北大居卫生服务中心、福利院等正在推进建设中。教育资源集聚,拥有嘉定一中、大众工业学校、工艺美院等11所重点院校,涵盖了从学前教育到职业教育各个层面的优质教育资源,中科院实验学校也即将竣工交付。文化氛围浓厚,全市首家24小时图书馆“我嘉书房”启动运营并获得区委、区政府肯定在全区范围推广,菊园老茶坊、“乐家书斋”、明止堂陆续运营。环境彰显特色,北水湾建设形象初显,环城河绿带、陈家山公园、盘陀子公园、百果园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北水湾体育公园二期、菊园科技公园、嘉北郊野公园稳步推进,逐步构建起水绿相映交融的城市公共生态环境。居住设施一流,辖区内既建有保利、万科等精品住宅小区,还建有城北大型居住社区;既有汇丰凯苑、泰宸雅苑等符合“四高”标准的动迁安置基地,又有村民集中居住区六里新家园,形成了以绿为主和以水为景的生态宜居的“花园之城”。
更新日期:202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