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菊园要闻>时事新闻>详细内容

文化IP厚植网红新地标“水幕电影秀”,知识产权工作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添新活力

作者:李燕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1-08-16 16:00 浏览次数: 【字体:

日前,一场美轮美奂的光影水幕秀在菊园北水湾上演。北水湾大桥、菊园老茶坊、明止堂中国字砖馆、菊园百果园、我嘉书房……一个个菊园标志性建筑在菊园原创文化IP——“菊园小青龙”作为主角架构起的光影故事脉络中逐一呈现。“菊园小青龙”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同时也让“科技菊园、品质菊园”的城市韵味更加深入人心。据介绍,“菊园小青龙”来源于菊园新区的市级非遗项目“小青龙舞龙会”。近年来,菊园新区结合这一本土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与传承,开发形成菊园小青龙系列知识产权,并通过故事加持,在赋予“菊园小青龙”新生命力的同时,也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插上了原创文化知识产权的翅膀。

bedb194fe5dc4ae2bf40f88aa4e4534a.jpg

近年来,菊园新区在全力打造科创核心功能区的同时,始终把文化品牌建设作为引导民风民俗、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大力实施“文化+”战略,巧妙地将“文化元素”融入党建、民生、科创、产业和休闲旅游中去,有力推动了城市“软实力”和文化品质的升级。截至今年上半年,除了“菊园小青龙”外,“菊园有戏”“荷享艺品”“老布空间”“我嘉书房”“菊园老茶坊”等一系列菊园原创文化项目纷纷完成商标、版权注册,“菊园生活馆”“嘉定一桌菜(老八样)” “我嘉市集”等一批直接服务老百姓的原创民生文化品牌也正在申请中。

重视文化项目品牌化,正是菊园新区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率先垂范的举措之一。新区辖区范围内拥有5家国家级科研院所、3个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2个市级研发与转化功能性平台以及1272家科技企业,具有丰富而独特的科创资源集中优势。2015年起,新区先后通过开展系统化的知识产权培训、推出知识产权公益微视频、举办全国知识产权商业化运营大会、首创建设“菊园专利运营和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并首推专项创新券等举措,不断推进企业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及探索。与院所合作成立的知识产权运营公司,更是让新区的知识产权工作多维发力,为新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

据不完全统计,菊园新区“十三五”期间的企业商标申请量就达13047 件,注册量达9626件,其中有效注册商标5353件;拥有授权专利2460件,其中发明专利达654件。菊园科技园获批“上海市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荣获“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园区”;菊园新区管委会获授“中国(上海)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工作站”“商标品牌指导站” “知识产权调解工作室”,以知识产权为龙头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优势效能明显。

下阶段,菊园新区将充分围绕重要承载区建设战略部署和总体目标,持续提升辖区的科技创新驱动能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区域范围内企业品牌的挖掘和培育,高度重视、超前谋划和精准推进知识产权与新区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品牌供给持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