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芯片就像搭乐高?嘉定这群“高精尖”年轻人为孩子们“攒”了一场夏令营
近日,菊园新区团工委发起的菊园新区第二届高精尖职业启蒙夏令营,由六位嘉定区高精尖领域从业的年轻人共同“攒局”,从红外遥感载荷、磁悬浮列车与轨道交通列车、工业机器人与运动控制、激光通信、芯片研发与应用、新能源动力等领域为孩子们带来为期三天的启蒙课程。
“谁会搭乐高?”现场的孩子们纷纷把手举得高高的。“会搭乐高,你们就能够设计芯片。”杨光军的一番话,让全场的孩子都跃跃欲试。
现场,清华大学毕业、从事十几年芯片研究的嘉悦社区居民杨光军给孩子们带来芯片科普知识。“芯片难么?难!毕竟全球缺芯是科技行业共同的话题。但芯片本质却很简单,小学生可以听得懂,也能自己设计。”杨光军说。
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杨光军一头扎进芯片领域,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曾获得首届全国杰出工程师、上海科技启明星、上海科技英才、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拥有专利300多项。抽丝剥茧到最本质,芯片的设计就像搭乐高一样,通过小方块的横纵交错构建万事万物。
在杨光军看来,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在没有被固有的“公式”禁锢思维前,他们反而能够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质。为此,杨光军多次参与中小学生的芯片科普活动中。
和杨光军一样,居住在菊园新区的科研爸妈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真正的‘鸡娃’,不是拼命地塞各种超前的知识,而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地拓展视野,调动娃自身的内驱力,积极探索这个世界。”嘉宏社区居民吴亚鹏说。
吴亚鹏从事航天红外遥感载荷研制工作近十年,曾作为骨干成员参与我国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B星的研制、发射和在轨应用。他带来了一场“红外遥感载荷领域启蒙”,从遥感卫星的科普入手,带孩子们探寻人们对地球、对气候变幻是如何进行认知探索的。
嘉呈社区居民南岭多年从事磁悬浮列车悬浮控制领域的相关研究与应用,参与中低速磁浮列车的第一代研发,德国高速磁浮列车技术的引进吸收。他带领孩子了解神奇的磁悬浮技术与应用。
嘉和社区居民徐凯多年从事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相关开发与应用,参与研发多款机器人控制系统。他从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原理出发,带领孩子们认识工业机器人,一起拓展机器人能够提升人们生活、工作的应用场景。多年从事新能源锂电项目管理并参与新能源汽车多个项目的郭丽,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新能源动力领域。从事激光通信方面工作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侯培培,则带着孩子们了解通信数据如何通过空间光传递给对方。
“作为科技菊园,我们拥有大量的科技型人才,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能量,能够为辖区青少年提供更好地成长环境。”菊园新区团工委书记沈建成说,“以居民为主体的趣味性教育将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哪怕是只有几个孩子因此在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就是我们做这件事最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