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6件到零投诉:量身定制专项督查 处罚指导齐头并进
重复投诉46件、单月高达20多件、连发三张督办单……日前,位于红石路陈家山路西南角的路劲悦茂府工地顺利完成了基建工程,并实现了半年零投诉。
据介绍,半年多前,嘉定区城管局菊园新区中队持续接到市民投诉:反映位于红石路陈家山路西南角工地路劲悦茂府工地在施工初期存在无证夜间施工、扬尘污染和道路污染的情况,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市民强烈要求加强工地文明施工管理,消除工地违法行为,还市民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由于涉及该工地重复投诉达46件、单月甚至高达20多件,影响较大,区局督察更是连续发出了三张督办单。
菊园城管中队在接到首张督办单后,便立即安排中队督查人员与区局督察组对接,并立即赶赴该工地进行查看,第一时间约谈该工地项目负责人。经过实地调研,工作人员了解到,该工程为嘉定区菊园新区JDC1-0403单元28-03、29-01地块新建商住项目,地址为上海市嘉定区基地东至红石路西至白墙港南至北清路北至陈家山路,与周边悠活城小区仅隔一条马路约100米的距离。对此,中队果断组织片区负责同志开会讨论,并立即成立专项整治小组,由中队督察人员监督整治小组持续对该工地进行管理,逐步解决该工地存在的违反文明施工的行为,通过长效管理,从根本上解决群众诉求,消除市民的不满意情绪。
一方面,中队成立专项整治小组,将督查员加入到工地专项整治小组,形成PDCA模式,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确保对文明施工的行政处罚工作不走样,做细行政指导工作。这意味着,督察员必须监督从处置开始到办结的整个过程,对现场检查视频全记录,执法规范,法律文书制作规范,督办单回复规范,整改后的复查工作等进行全过程的督查。同时,中队积极与区局和环保等部门进行沟通联系,通过使用管理部门的建筑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和场界围墙喷雾降尘系统APP,可以24小时跟踪工地实时扬尘情况,有的放矢管控和执法,第一时间让工地进行整改,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中队对工地的违法行为始终贯彻零容忍的态度,对群众反映的工地违法行为未进行处罚的,必须填写“未诉转案情况说明表”,对不予处罚的理由予以说明,并交由督查员和领导班子予以审核。半年间,中队累计对该工地因涉嫌未经批准夜间建筑施工的行为进行9次行政处罚,罚款金额共计21万,创中队对工地行政处罚次数和金额的记录。同时,为了使群众能够及时降低因处置投诉时间长、见效慢而引发的不满意,中队特意开通了微信账号,与反复投诉的居民都一一添加了微信,每天将处置进展情况向对方说明。同时,执法人员提前将会引起夜间施工的突发情况告知投诉人,比如泵车故障、混凝土车辆断档等。建立多渠道沟通机制后,无证夜间施工和扬尘污染一事多人反复投诉情况得到了有效缓解。
另一方面,中队跨前一步力推行政指导,坚持疏堵结合的柔性执法。在执法过程中,工作人员了解到,该工地存在施工工期短,工地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所以每次在浇筑大基板的混凝土时,总是因为泵车故障或者混凝土运输断档的问题,引发无证夜间施工。为此,执法人员认真熟悉施工流程和工艺等,在浇筑混凝土施工中,通过让施工方增加泵车和安排工作人员蹲守混凝土接驳现场等方式,合理有效督促施工进度,从源头上杜绝无证夜间施工的发生。同时,工作人员了解到,该工地“牛皮糖”式的无证夜间施工中,施工人员的管控也极为重要。为此,中队分别联络城建、规土等部门,于今年4月将工人宿舍全部搬离工地,并要求工地方安排工作人员早上进行值守,从而彻底解决了夜间施工噪音扰民问题。
“解决该工地夜间施工噪音扰民问题的曲折性,也引发了我们执法队员的思考,手段单一的行政处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无法实现工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嘉定区城管局菊园新区中队队长张云峰表示,“接下来,中队将不断探索工地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争取工地管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建设‘科技菊园、品质菊园’贡献出城管人的智慧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