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园司法所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
日前,司法部关于表彰全国模范司法所和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的决定正式对外公布,上海市嘉定区司法局菊园司法所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这也继2011年以来嘉定又一个获此殊荣的司法所!
据介绍,菊园新区司法所成立于2004年10月,并于2005年11月正式更名为菊园司法所。2019年以来,菊园司法所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01人,累计解矫103人;累计接收刑释人员79人,累计期满注销52人;在册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均思想稳定、服从管教、情况平稳,无脱管、漏管现象、无下落不明对象,无重新违法犯罪人员,截止2021年累计已实现8年零重犯。一组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菊园新区立足提升群众满意度、打造基层法治治理“全国样板”的生动体现。
“真的非常感谢工作人员,帮我申请了很多补贴,还耐心的开导我,陪伴我度过了难关,让我有了新的生活。”每当聊起如今的生活时,菊园籍刑释人员徐某总忍不住感慨,去年在异地服刑结束回来后,菊园司法所第一时间了解了他的服刑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协助申请了临时补助,廉租房补贴,并提供就业机会,如今,徐某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也安定了起来。以人为本,做好矫正安帮是菊园司法所的一项工作职能。近年来,菊园司法所紧跟形势和要求,坚持“从纪律上严加要求,从思想上疏导提升”的原则,通过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相结合,改变了传统的集中社区公益劳动模式,积极号召辖区在册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对象注册“上海志愿者”服务账号,鼓励他们利用专长和业余时间参加社会公益服务,从而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对象在积极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重拾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俗话说,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在精准普法、提升市民法律意识方面,菊园新区也是卯足了劲。近年来,为了让居民更直观地了解法律、熟悉法律知识,新区司法所积极创新普法方式,灵活运用“线上+线下”普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的新媒体平台功效,围绕民法典“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特点,制作了“戏说民法典”普法相声系列作品,同时,围绕“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覆盖工程、“楼组微自治”社区治理等工作模式,建立了新型的普法网络,从而有效提高了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的能力,助力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市民张先生平日里对法律知识比较感兴趣,无意中发现“菊园有戏”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了“民法典”学习后,成为了一个忠实的粉丝。“这样的学习材料很适合我们普通市民的学习,既诙谐幽默又通俗易懂。”
不仅如此,近年来,菊园司法所以“建设新时代司法所”为目标,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设置了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工作岗,辖区24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同步实现了法律顾问全覆盖。在此基础上,新区以每年两次的频率开展地区两级调委会调解员、调解志愿者的人民调解工作培训,切实提升基层调解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履职能力。今年以来,新区司法所结合新区“今天我值日”项目,在“我嘉生活馆”设置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由菊园司法所工作人员或律师于每周二上午坐班,现场提供法律咨询、政策解读等法律服务,为市民们搭建起了更好地学习法律、运用法律的桥梁。
多年来,菊园司法所相继被评为嘉定区年度优秀基层司法所、上海市标准化司法所等荣誉。下阶段,菊园新区将进一步立足自身实际,把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基层司法行政单位的职能优势和作用,依法、全面、正确履行职责,统筹推进辖区法治建设,继续认真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普法依法治理、公共法律服务、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等工作,为维护辖区和谐稳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