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防范区实施“有限人员、有限区域、有限活动”管控的问答
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部署,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为尽快实现全区疫情防控社会面清零目标,5月1日至5月7日,我区防范区实施“有限人员、有限区域、有限活动”的管控措施。
问:实施“有限人员、有限区域、有限活动”须具备什么条件?是不是所有的防范区都实行这样的管控措施?
答:对近期疫情防控举措扎实,社会面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已基本控制疫情在社会面传播并巩固一段时期的防范区域,实施“有限人员、有限区域、有限活动”的管控措施。当前社会面清零条件成熟(管控区、防范区,以及非闭环管理的社会流动人员等阳性感染者数量连续三天新增数量为0且巩固成效明显)的街镇华亭镇、新成路街道先行执行,接下来按照“一街镇一方案”,对符合条件的街镇防范区逐步实施“有限人员、有限区域、有限活动”的管控措施,有节奏、有步骤、有次序的恢复基本生活秩序,尽早实现全区范围社会面清零,尽快恢复常态化防控。
问:防范区实施“有限人员、有限区域、有限活动”的管控措施,具体怎么做?
答:防范区的小区(村)人员出入需凭该区域出入证,实行限时段错时管理。对外来人员严加管理,未经批准不准进入。严格落实场所码、落实“一戴四查”(规范佩戴口罩,查验出入证、健康码、核酸抗原检测证明、体温)。小区内人员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扎堆聚集。原则上不得离开本街镇范围(因病就医等确需离开镇域人员除外),不得流动到封控区、管控区。快递、骑手、小区外人员不得进入居住小区,物资配送要落实货栈码扫码,无接触式取货。
问:实行“三个有限”管控措施的防范区人员可以去超市、药房吗?能去医院看病吗?
答:超市、药房等民生保障服务场所,继续实行“白名单”制度,实行线上营业为主,结合线下无接触取货;逐步探索实行限流营业,防范区市民限时前往指定超市、药房,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严格落实佩戴口罩、测温扫场所码(或数字哨兵)。医疗机构有序恢复正常接诊,现场除测温扫码外,需加抗原检测。
问:实行“三个有限”管控措施的防范区人员怎么出行?
答:公共交通暂不恢复,车辆出行须凭有效道路通行证明,人员出行鼓励步行或使用共享单车、电瓶车等非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