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菊园要闻>时事新闻>详细内容

杰出人物+科技英才,这个菊园人当选!

作者:高田蕾(文明办)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3-11-17 11:00 浏览次数: 【字体:

日前,由上海市科协、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人物选树”名单揭晓,来自嘉定菊园新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的陶虎被授予“第十五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杰出人物”称号。此外,在第十二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授证典礼上,陶虎还荣获第十二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称号。

8fbe44d16df440a688d2e5bec4ffeabd.jpg

长期以来,陶虎一直从事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BTIT)研究,他创新地将蚕丝从传统纺织材料转化为新型医用和信息功能材料,围绕脑机接口、生物存储、智能传感器和植入式医疗器械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带领团队研发基于蚕丝蛋白的瞬态可溶电子技术,实现蚕丝蛋白骨固定螺钉的临床应用。

蚕丝蛋白是自然界中最轻、最柔、最细的天然纤维之一,而且天然抗菌、可降解、力学强度高。植入以蚕丝蛋白为主体的柔性电极,可免去大范围开颅带来的伤害,植入后与大脑组织的排异反应也较小,安全程度较高。陶虎正在努力让这项技术更适用于医疗领域,让包括渐冻症、高位截瘫在内的广大患者可以因此而受益。

工作中,陶虎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是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在日常生活中,陶虎还兼顾着教书育人的角色。在他看来,行政职务有期限,项目也有周期,但当老师是一辈子的事。

在一次校园活动上,陶虎与青年人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我的研究背景是微纳传感器,十二年前我开始尝试用蚕丝蛋白做传感器的基底和封装材料,后来我发现这个领域比之前用激光加工蚕丝蛋白的发展空间更大。科研之路如同探险,除了需要勇气、毅力的持续支持,更多的是对科研的兴趣和热爱。实验室的日子虽然有些索然无味,但只要心怀理想,眼里有光,终将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