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菊园要闻>时事新闻>详细内容

【主题教育】调研手记 |推动在地院所与地方政府双向奔赴 赋能文明实践新生力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3-12-15 22:00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期,通过调研走访辖区科研院所,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地院所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的瓶颈,同时也让我对如何推进菊园新区与在地院所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9664529d42e3464b9a354f015707a54e.jpg

打好整合牌 奏响理论传播主题曲

在调研走访中,我发现,科研院所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上的积极性非常高涨,但在覆盖面、资源盘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对此,着力在利用阵地、积极拓展载体上下功夫尤为重要。

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菊园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青菊联盟的作用,以双方十大项目为纽带,打破在地院所在场地、设施和面向大众宣传引导机制上的壁垒。着重依托菊园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实践所、实践站、实践点阵地的网络布局,打造“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的文明实践综合体,通过积极举办科研人才走出来讲科普、市民群众走进科研院所参观学习等活动,推动阵地融合。另一方面,结合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等契机,形成“单位共建联动”机制,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讲好时代故事。

用好资源牌 奏响示范引领进行曲

在调研走访中,我发现,科研院所集聚了大量科技人才,具有学科覆盖面广、专业性强、人员素质高等优势。对此,我意识到,用好院所资源,能够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普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方面,结合辖区阵地空间营造良好的科学家精神氛围。通过在北水湾核心区域内建设菊园新区科学家精神主题步道、在辖区公交站点等显著位置宣传科学家事迹等,凸显“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和菊园新区院地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合力构建文明新风尚。另一方面,积极盘活和用好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科学家精神”进基层等活动,如微系统所成立了“研究生宣讲团”,在所内外宣讲党的理论,硅酸盐研究所成立了“博士宣讲团”,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光机所设立的“强光·萃思”论坛,作为理论学习宣讲的平台等,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让科学家爱国、为国奋斗的精神在菊园新区扎根、发芽、壮大。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类纪念日、传统节日等时机,组织开展学习“时代楷模、身边好人”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各类先进、模范的评选,从而树立榜样,引导群众奋发向上,积极营造和谐文明、欣欣向荣的社会氛围。

发好服务牌 奏响精准服务交响曲

在调研走访中,我强烈感受到,在院所科研人员和广大市民群众中,传递好党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

一方面,进一步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的功能作用。充分利用辖区内学习强国主题长廊、高义桥、嘉定五抗纪念馆等地方红色资源,以及各个院所打造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开展常态化理想信念教育系列活动,努力构建群众身边的理论学习大课堂。同时,持续促进科研院所专业资源与菊园新区发展定位的深度结合,合力谱好新时代的主旋律,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自觉抵制错误思想文化、树立崇高理想信念,进而推动社会文明的整体进步。另一方面,汇聚志愿服务力量,用行动践行“为民办实事”精神。持续完善“今天我值日”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通过吸纳和凝聚广大志愿者尤其是科研人才的加入,壮大菊园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力量,同时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和规范化建设。

下一步,我将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以此次调查研究为抓手,全面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建设,同时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实现“实践育人”,培育和践行广大市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和实际行动。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