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菊园要闻>时事新闻>详细内容

【主题教育】调研手记 | 我嘉·邻里中心内涵品质提升探索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3-12-22 22:00 浏览次数: 【字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将社会民生建设的重点从基本‘民生保障’转向多级‘品质提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区治理也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嘉·邻里中心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载体,其内涵品质的提升对于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环境的改善以及社区凝聚力的增强具有深远意义。近期,结合主题教育,我围绕“我嘉·邻里中心内涵品质提升探索”这一课题,深入基层走访、集中座谈、互学互访,颇有启发,也拓宽了一些工作思路,特别是在如何优化运营模式、提升建设内涵、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有了些许思考,对邻里中心整体内涵品质提升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在健全机制、完善体系上找出新路径,筑牢运营根基,练就邻里中心“强健体魄”

一套完备的运营体系能使邻里中心的服务更具高水准,在邻里中心建设初期,由我牵头,构建了“‘3+X’运营组织架构、四级管理、五大板块”的运营体系,建立了以新区分管领导、新区自治办、党群中心、卫生中心、生活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等相关负责人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邻里中心建设发展的重要部署和重大决策,定期会商研判、协商调处邻里中心建设与新区中心工作的融合发展,以及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的关键环节和瓶颈问题,打造老百姓乐意来、留得住、反响好的“城市客厅”和文化阵地。在专题联席会议上,我和各条线负责人共同探讨邻里中心运营模式上的薄弱环节,认为中心目前在功能定位、运营管理等方面认识还不够深入,上下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还可以进一步深化。

ad104a9b474f47659f******8194bf8a3.jpg

我不禁思考如何破局立势、锐变谋远。我思考,要在健全机制、完善体系上找出新路径。我牵头邻里智库团队、基层相关单位及居民代表多次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广开言路,寻求邻里中心内涵品质提质增效的办法和路径。有了思路和对策后,在今年新提级的东部社区和六里村邻里中心作为试点,并就试点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和广大居民的意见、建议予以应对,及时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大胆尝试在机制体系上有新突破。一是强化科学规划布局。“十四五”期间,新区规划建设5家我嘉·邻里中心。现阶段已建的两家邻里中心,东部社区属于多点型我嘉·邻里中心,主要服务半径2公里内、菊园东部11个社区的6.5万居民。六里村乡村型我嘉·邻里中心主要服务于六里新家园500户村民和近百家企业。规划推进中,注重布局差异,另外还规划了单体型、主辅型邻里中心,根据不同片区特点,打造菊园东、中、西部邻里中心服务全覆盖。二是深化运营架构体系。深化探索以片区、村居、第三方为主,不同程度融合的三种运营模式。东部社区我嘉·邻里中心由新区社会组织负责中心的日常运营管理,同步探索联动平城路党群中心,以片区化管理做好供需适配和精准服务。六里村我嘉·邻里中心由六里村民委员会运行管理。六里村属于熟人社会的农村地区农民集中区,借助村老熟人、老大人的资源,组建村民自治运营管理团队,助力邻里中心服务能级的提升。三是优化完善管理机制。通过设立明确的岗位职责权限和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调动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建立规范的决策流程,加强各部门、各行业专家、自治团队间的沟通交流,避免了个人决策带来的主观性和偏差。制定并完善16项管理制度和更科学的决策、激励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培养更具专业的邻里服务人才梯队。

二、在整合资源、优化服务上取得新突破,提升治理能力,刻画邻里中心“美丽妆容”

今年4月,一场我嘉邻里集市和我嘉Show舞台吸引了众多商企资源、周边居民前来参与,这种由政府搭建共治、共建、共享的邻里互动平台,展示群众风采,促进邻里互动融合的活动形式深受老百姓青睐。通过持续的深入调研和走访,我提出要建立邻里中心资源链接机制。半年多来,通过三维链接行政、社会、自治资源,吸纳28家商企、95名邻里达人、67个项目进入资源库。在资源筹措上,不断挖掘社区“名星”,结合社区辐射居民的需求特点,持续推出每季度一场我嘉邻里集市和我嘉Show舞台;在人文关怀上,邻里中心“宝宝屋”的建设完成,为辖区内1-3岁幼儿家庭提供更多的科学育儿指导以及免费照护服务;在安全呵护上,重点保护“一老一小”,注重室内外设施防滑防撞的保护,以及我嘉餐厅“24节气”主题特色餐品,注重每个节气提供当季特色美食和食品安全。

这些服务,有效提高了社区居民的体验度、感受度和满意度,让社区服务的内涵更加生机活力,让居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但是已建成的邻里中心大多以文化、养老、体育等公共服务为主,购物、金融、悠闲娱乐等便民商业服务与特色服务布局较少,更加全面的功能性服务空间还很大。我思考,要在整合资源、优化服务上取得新突破。要优化功能布局集约配置。坚持设施共建、资源共享,推动社区公共服务集约化配置,最大限度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要按照“侧重一老一小、兼顾全年龄段”原则,聚焦婴幼儿托育、青少年学习、中青年文体、老年人康养、家庭生活服务等高频公共服务需求,拓展邻里中心公共服务功能,打造全龄共享的友好社区。要着眼百姓品质个性需求。在坚持公益性的基础上,适度引入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便民商业服务,通过“空间换服务、公益+市场”,激活邻里中心主功能,实现多赢的有益尝试,打造一站式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体。要深化功能空间融合共享。依据功能关联度进行合理分区,将相互促进的功能邻近设置,同类功能集中设置,相互干扰的功能分开设置,鼓励相似服务功能在不同时段共享同一空间,互补服务功能在同一时空无边界融合,实现空间共用、设施共建、资源共享。

三、在融合创新、多元赋能上开拓新渠道,打造优质服务,提升邻里中心“内在特质”

年初提级的“一网通办”,不断深化了“一网优服”,结合既有的“一网统管”,实现了“三网融合”全覆盖;长者运动之家、未成人保护工作站、今天我值日(法律、心灵、政务咨询等)共享空间的提级,市民365课堂、党员周周课堂等邻里特色服务内容的深化,真正实现了面向全年龄段人群的社区服务“综合体”。

我发现,邻里中心的综合配套和服务项目的输出,目前大都以政府为主,而社区最大最核心的资源是居民。统筹好居民、志愿者和社区团队这三类重要的内生资源,通过发挥居民力量实现邻里全方位自治这块的工作,值得持续深入推进。我思考,要在融合创新、多元赋能上开拓新渠道。要拓宽宣传渠道,引导居民共治。通过社区走访,企业共建联动,新区各类主题活动多方宣传,包括借助区级、新区、邻里中心三级强化集中宣传推广,让邻里中心服务项目深得人心。要创新服务形式,强化邻里自治。围绕我嘉邻里集市、我嘉Show舞台、24节气主题活动等特色品牌的延伸,引导、鼓励居民从观望者化身为邻里中心建设、服务的参与者、主导者,进一步集合邻里力量,凝聚邻里智慧,促进邻里共治共融。要强化“公益+市场”,培育社区合伙人。挖掘和吸引更多的社区合伙人,在邻里中心实现1+1大于2的变不可能为可能的自身价值体现。

以调研开局,以调研开路。近期的调查研究让我意识到,我嘉·邻里中心不是另起炉灶,而是用全链条的布局思维来提升新区高效能治理的品质。我嘉·邻里中心的建设运营任重而道远,内涵品质的提升也始终要以老百姓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集思广益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灵感来夯实这项民心工程。下阶段,我会坚持调查研究,探索邻里中心运营提升、功能叠加、空间融合、文化融入上的更多可能性,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着力把邻里中心打造成为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党建活力圈、生活服务圈和网格管理圈。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