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菊园要闻>时事新闻>详细内容

最新进展!这款太阳能电池来自菊园科研院所

作者:汤辰霞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4-08-21 11:00 浏览次数: 【字体:

在当前全球面临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光伏技术,正以其独特的优点引领着能源领域的革新潮流。据了解,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达到26.7%,并朝着理论极限不断迈进,与当前主流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相比,展现出巨大潜力。

图片

日前,位于嘉定区菊园新区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杨松旺研究员带领团队在钙钛矿薄膜及其与电子传输层的界面调控、柔性衬底上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面取得新进展,为实现可持续、低成本和大规模应用的绿色能源提供了新的可能。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还有诸多材料科学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如探索和开发新型添加剂以调节钙钛矿前驱体溶液至关重要。”杨松旺研究员介绍,研究团队引入了一种离子液体添加剂CPMIMBF4到PbI2前驱体溶液中,用于提高器件性能;综合各项因素,器件的开路电压从1.151V提升至1.184V,光电转换效率从23.08%提升至24.25%,器件的稳定性也得到了提升。

据了解,太阳能电池主要分为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两大类,这两类电池起初在技术上相对独立,在各自方向不断发展迭代。在薄膜电池中,有砷化镓、碲化镉、铜铟镓硒、钙钛矿这几种常见的化合物电池。相对来说,钙钛矿具有可溶液法低成本成膜的特点,这为其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此外,“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化学浴沉积法制备二氧化锡薄膜作为电子传输层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效率达到了20.71%。”杨松旺研究员介绍,这项进展对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低成本制备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