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嘉定菊园新区,听“悟空”背后的科学家故事,感受党建引领、文化凝聚的内涵
9月6日下午,上海市嘉定区菊园新区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简称上海硅酸盐所)合作建设的沉浸式理论宣讲基地正式启动,基地生动展示上海硅酸盐所坚持自主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宝贵实践,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党委书记王东,嘉定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石中军,上海硅酸盐所党委办公室主任、所办公室主任毛朝梁,菊园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牛洪义,菊园新区党工委委员刘国明出席活动。
“最近,孙悟空‘火眼金睛’的齐天大圣神话形象走红国内外。其实,中国早在2015年就发射过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是近年来科学家离暗物质最近的一次重大发现,而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BGO晶体,为‘悟空’号取得重大发现发挥了重要作用。”沉浸式理论宣讲基地里,来自上海硅酸盐所的宣讲员仲鹤老师,从“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说起,深情讲述严东生等一大批优秀科学家的感人事迹,与参学人员开展现场交流互动,一起感悟体验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
据了解,上海硅酸盐所是中国首屈一指的集材料前沿探索、高技术创新、应用发展研究为一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科研机构,也是菊园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青菊联盟的成员单位之一。近年来,以宣传思想文化的联建共建为纽带,菊园新区携手五家国家级科研院所,成立菊园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青菊联盟,围绕“理论同讲、思想同引、文化同育、文明同建”的目标任务,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领域密切合作。青菊联盟各科研院所积极响应菊园新区党工委“理论进所”部署,在科研人员中持续开展党的创新理论等主题理论学习。在青菊联盟的推动下,2023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获评嘉定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了把党的理论讲生动、讲透彻、讲准确,2024年,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院所资源,青菊联盟持续打造“1+5”沉浸式基层理论宣讲基地。其中,上海硅酸盐所沉浸式宣讲基地收集整理了周仁、严东生、殷之文、李家治、郭景坤等老科学家生前书信、手稿、入党志愿书、照片、历史影像等,包括科学家精神教育展馆、所陈列室、严东生先生生平展室、严东生先生办公室原址等,同时设有入党宣誓、党建园地、党员活动室以及职工书屋等内容板块,展示了上海硅酸盐所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和一代代科研工作者从科技救国、科技报国到科技强国不懈奋斗的过程,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缩影。上海硅酸盐所深入挖掘老一辈科学家和新时代科学家事迹,组织开展讲党课、主题党日、专题组会等活动,组织“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报告,向全所青年发出弘扬科学家精神倡议;联合拍摄周仁院士传记电影《科技脊梁之周仁》,记录“国瓷小组”复兴中华瓷器制作工艺的事迹;创作舞台剧《晶体般闪烁的名字》在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上海首演,营造实事求是、笃学诚行、开放包容的学术生态。先后成立了12个以老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党员联合攻关小组/攻关突击队,进一步引导把弘扬科学家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勇挑重任的实际行动。2022年,建成“材料强国”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入选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中国科学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第五批九三学社全国传统教育基地、上海市科技系统党员(人才)教育基地等。《让科学家精神成为创新向导与思想航标》获全国“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30个,中国科学院仅1家,全国2800多个案例参选)、全国“第四届党建创新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十佳案例银奖(第3名,中国科学院仅1家,全国503个案例参选),取得良好成效,也助力菊园广泛凝聚推动建设科技菊园、品质菊园的强大动力。
“通过对严东生等科学家事迹的沉浸体验学习,我们深受触动,要把科学家精神学习思想上的收获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努力建设科技菊园、品质菊园!”前来参学的菊园新区党员干部们表示。
据介绍,继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之后,菊园新区还将借力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工研院“超越摩尔”科技产业化的成果、倚靠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等离子所的“两弹一星”研发成果、携手中电科集团32所的“一网通管”数字化城市治理平台,倾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沉浸式专题宣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