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园新区启动垃圾分类定点定时投放试点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普遍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嘉定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的“三场革命”和“五个全覆盖”的治理任务,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
菊园新区从2018年起把垃圾分类作为重点工作,多次组织机关社区负责人等召开各类研讨会、座谈会讨论研究,拟定相关计划和方案等。2019年,菊园新区拟定了《菊园新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方案分宣传、试点、定时定点投放、全面推进到巩固提升总结五个阶段进行,循序渐进地将垃圾分类全面铺开。
嘉富社区嘉宁坊作为菊园新区第一个试点,前期由嘉富社区党总支牵头,党员率先带头,社工配合工作,做了大量的征询及宣传工作,详细了解了居民家中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投放频率以及垃圾分类的参与情况。同时,由楼组长入户宣传,向居民发放《嘉宁坊小区垃圾定点定时分类投放告知书》及分类垃圾袋等,让居民们对垃圾分类初步有一个认识和了解。
1月21日,正式在嘉宁坊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定点定时投放工作,将小区原有7处垃圾投放点合并为3处,分别为2号楼北侧、西大门、70号楼南侧;投放时间由原本的24小时,缩减为上午6:30—8:30,下午16:30—18:30。全体社工及社区党员志愿者都加入到垃圾分类志愿行列中,3处垃圾分类定点定时投放点在上午和下午两个时间段各设置2位志愿者,分别为绿色账户志愿者和分拣志愿者,要求志愿者对分类不完全、错误分类等不规范行为进行指导纠正。另外,在非投放时间安排巡逻志愿者捡拾一些无主垃圾,并向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政策宣传,解说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为居民答疑解惑。
1月24日是垃圾分类定点定时投放试点实施的第四天,西大门投放点来了一位外籍志愿者,他是一位来自加拿大的洋女婿,名叫Alex,家住嘉宁坊,在嘉定娶了老婆,安了家,因为是外教,时间相对比较自由。听说嘉宁坊在实施垃圾分类,便踊跃地到居委报名,在自己有限的空余时间里做起了志愿者。
一早,Alex便穿上志愿者马甲站在点位上,居民们看到社区里来了个老外,纷纷用诧异的眼神看着这位肤色不一样的外国人。“怎么有外国人呀?”,阿姨们悄悄议论着,有居民还用英语和他对话,他用流利地中文笑嘻嘻回答:“你好,我会说中文,是来做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开始,Alex显得有些生疏,渐渐地他适应了环境,和阿姨们打成一片,还耐心地为老人们讲解如何对干湿垃圾进行分类,居民们配合地把带来的垃圾按要求分别投入不同的分色垃圾桶内。分拣志愿者纷纷表示:“和第一天比起来,居民们从不理解到渐渐配合,在家把垃圾分类好之后再投到垃圾桶里,也是帮我们减轻了工作压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要让我们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而垃圾分类就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实事工程,是为我们子孙后代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嘉宁坊垃圾分类定点定时投放试点正在不断完善和进步中,希望全民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列中,从源头抓起,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垃圾分一分 环境美十分”,才能真正地做到人人知道垃圾分类,人人参与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