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东方城乡报》:以新媒体盘活公共资源 衔接民生“最后一公里”
【视点】“菊园有戏”是嘉定菊园新区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的一块“金字招牌”,多年来,以“菊园有戏”为主题的各类文化活动、赛事成为菊园市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强势崛起,常规的组织方式、文化资源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市民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为适应新形势下文化发展的特点,菊园文化中心于2013年底注册“菊园有戏”微信公众号,将线下文化活动与线上发动有机结合,经过一年多的运行,粉丝量近万人。
昨天,全新改版的“菊园有戏”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亮相,近千位粉丝通过线上线下同时互动的形式体验了新媒体带来的乐趣。上午9点,记者在菊园文化中心活动室看到,用于互动体验的粽子、手机支架、智能水杯等礼品有序地摆放在角落里。不一会儿,微信粉丝们陆续前来,在摇一摇、抢福利、互动游戏等环节中进行现场体验,同时,线下的粉丝们也在通过准点抢粽子、抢保利大剧院门票的方式进行互动。据悉,升级后的“菊园有戏”将原有的文化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同时新增生活服务、办事指南、便民信息、专家门诊、食品购买、运动场地预约、新闻板块等各类生活服务功能,使“菊园有戏”由文化服务品牌向综合服务提供者转型。菊园新区党工委书记陆晓忠表示,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手段,盘活公共资源解决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是“菊园有戏”微信公众号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价值所在。“居民的需求有了变化,服务就要及时的调整和跟上,这样才能真正服务居民。”
为适应新形势下文化发展的特点,嘉定菊园文化中心于2013年底注册“菊园有戏”微信公众号,将线下文化活动与线上发动有机结合。自成立伊始,“菊园有戏”微信公众号便定位为老百姓身边的信息服务微平台,采取小而精的模式,只提供精简、可以一步到位的本地生活信息。平台再好,也需要优质的内容来支撑。密室逃脱体验,“菊园宝贝”才艺大赛,书童故事会,音乐剧“莎翁的情书”,菊园摄影公开课等面向各个年龄层面的活动相继推出并形成常态化,极大丰富了原本单调的唱戏、比赛等文化内容,有效吸引并固定住大批受众。获取信息渠道单一的老年受众也可以通过关注“菊园有戏”微信的子女获取最新的活动信息。通过“菊园有戏”平台,文体中心打开大门接纳各类资源、团体,目前已经引入了30多家公益机构、民间手艺人、社会团队、商业公司,拿出最好的作品和服务来服务百姓。
多样化的内容让受众可以有选择的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做到合理分流,文化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通过微信公众渠道报名参与人数较少的文化活动逐渐减少并更新其他受欢迎项目,这是新媒体独有的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多轮调整、更新,文化中心的活动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打破以往文化中心以老年团队为主,年轻人不愿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格局。微信报名参加活动、预约运动场地、专家门诊通过后台设定做到“秒回”,而且一对一的信息回复让受众有极好的用户体验,这让电话预约、现场报名等参与渠道无论是效率、质量方面完全处于下风。仅仅经过一年多的运行,“菊园有戏”微信号的粉丝量已经达到万人,粉丝活跃度也十分可观,“菊园有戏”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随着关注度的不断提升,“菊园有戏”品牌具备了为更多市民提供综合服务的基础,为此,文体中心联合新区相关职能部门和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卫生中心、生活服务中心等机构共同启动了“菊园有戏”微信功能拓展项目,将原有的文化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同时新增生活服务、办事指南、便民信息、专家门诊、食品购买、运动场地预约、新闻板块等各类生活服务功能,使“菊园有戏”由文化服务品牌向综合服务提供者转型,“菊园有戏”已经从单一戏种的“小剧场”成长为百花齐放的“大剧院”。
“菊园有戏”微信公众号明确发布内容,明确受众群体,避免无用或重复信息给读者带来的厌烦感。可以说,只要关注了“菊园有戏”,菊园辖区内的衣食住行、文体娱乐等基本生活信息尽在掌握。
如何在手机里大量的微信公众号中抓住读者阅读的神经,是微信公众号能否成功的关键。“菊园有戏”微信语言组织极力避免程式化、机械化的文字组织,大量采用网络用语,“小伙伴”、“粑粑麻麻”“亲”等流行语的运用充满亲切感。文字编排方面也避免大段的文字堆砌,以短句为主,有利于快速阅读,抓住重点,另外,切合内容的大量图片也能激发读者的浏览兴趣。
在板块设计方面,目前设有“我要查”、“我要约”、“我要看”三个一级栏目,将三种服务形式井然分开,市民可以根据需求快速选择。每个一级栏目设置4-5个二级栏目,二级栏目下即为具体的服务信息,三级菜单的设计既能保证服务种类的全覆盖,也让使用者不必在“一层套一层”的繁琐目录中浪费时间,激发使用热情。
“我要查”栏目下为“文化菜单”、“最新书目”、“生活服务”、“办事指南”、“便民信息”五个二级栏目,涵盖日常所需的文化、办事、公交等各类生活信息。“我要约”栏目下为“场地预约”、“抢票通道”、“专家门诊”、“限时特惠”、“个人中心”五个二级栏目,包含运动场地预约、文化活动抢票、医疗门诊预约、线上食品购买等服务内容,通过“个人中心”栏目,使用者可以看到相关的预约历史信息。“我要看”栏目下为“菊园事”、“嘉定事”、“天下事”、“微链接”四个二级栏目。其中“天下事”栏目直接接入“腾讯新闻”,“微链接”栏目则提供了“嘉定发布”、“嘉定都市网”、“菊园一家亲”、“菊园志愿者”等嘉定区内、菊园相关部门的微信链接。
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手段,盘活公共资源解决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是“菊园有戏”微信公众号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价值所在。运行至今,爆棚的活动人气、活跃的粉丝互动足以说明市民的参与热情,而信息分发效率、场地使用率的显著提高也证明了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手段对传统社会宣传和公共服务的积极作用。
新媒体既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
菊园新区借助微信公众号这一网络平台,将多年积累的文化服务经验进一步升华,“菊园有戏”品牌从线下延伸至线上,从文化服务延伸至生活服务与社会宣传,完成了线上线下的优势互补,实现了新媒体时代公共服务和社会宣传的全面升级。记者欧阳蕾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