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菊园要闻>媒体看菊园>详细内容

2022年10月18日《学习强国》:【党建视野】让科学家精神成为创新向导与思想航标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2-10-21 09:00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日,在全国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中,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党建创新案例《让科学家精神成为创新向导与思想航标》在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设立的“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专题页面进行了专题展示。

fa265ba7410d4edf80e995891bd8d3cd.png


上海硅酸盐所党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指示要求,聚焦新时代科研人员思想建党这一重大课题,以“传承老科学家精神,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行动”专项活动为抓手,深度发掘、凝练老科学家精神特质,在传承中坚守,在实践中创新,推动老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飞跃,引导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弘扬科学家精神,牢记职责使命,勇攀科技高峰。

凝练精神特质

结合党史所史学习教育,向全所内外广泛征集无机材料科学研究领域大家的事迹素材,回顾中国当代无机材料科学领域老一辈科学家的研究生涯和奋斗历程,依据科技贡献度、群众认同度,深度挖掘了周仁、严东生、殷之文、李家治、郭景坤、丁传贤、江东亮等老一辈科学家,以及施剑林、董绍明新时代科学家的先进事迹,收集整理老一辈科学家的工作照、生活照、视频资料,以及反映科学家精神的入党志愿书、工作笔记、相关书信、著作手稿等,着重从这些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深厚情怀入手,凝练成老科学家牢记使命、薪火相传、不畏艰险、敢于争先、尊重人才、尊崇创新的精神品质,进而汇集成科学家精神的数据库、形象群,同时采用职工群众可亲、可信、可感的宣传形式,让科研人员、广大师生切身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可望而可即”又“可敬而可学”;注重讲好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感人故事,选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先锋。

f497cec817a742edafceeb9ccf480383.png

建设精神基地

加强思想阵地建设、打造科研人员共同精神家园是上海硅酸盐所一项光荣传统。依托研究所陈列室,通过增添展陈,完善“科技报国、材料筑梦”党员教育主题基地,从中另辟330平方米空间,作为建设“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增设老一辈科学家生平展室、严东生办公室原址、学风教育场所等,共计5大块基础硬件;在配套展示软件上,以科技报国、爱国创新为宣传主线,汇集科学家精神宣传展板50块,老科学家生平事迹素材近1000件,《诗与真》严东生传记电影、院士专访视频、科学家教学科研专题片等宣传视频10个,人物生平传记5套,集中展示了研究所1928年以来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生涯与奋斗历程;同时开设网上展馆、专题网站、微信公众号科学家精神宣传专栏等,全方位立体化,展现和弘扬科学家精神,让“精神”活起来、可触摸;让“传承”有温度、可丈量。2022年5月30日,研究所基地成功入选国家七部委联合认定的140家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极大鼓舞了研究所科研人员工作士气。

a12971e88c7440daaa847c58c8e1c1b9.png

组建起宣讲团

组建“科学家精神宣讲团”红色队伍,面向研究所内专家团队、研究生导师、一线科研人员、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研究生招募宣讲团成员,打造以研究员、副研究员、科技骨干、青年学生为主体,老中青三代科技人员结合的科学家精神宣讲团。研究所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家精神重要讲话以及科技强国重要论述,“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周仁、严东生、殷之文、李家治、郭景坤等老一辈科学家感人事迹,新时代科学家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破解“卡脖子”难题背后鲜活的故事作为宣讲的重要内容;以“东生讲坛”“未来论坛”“青年学术沙龙”“三会一课”为载体,采用主题报告、沙龙座谈等形式,营造学习榜样、尊重科学、尊重创新、尊重人才良好氛围;注重发挥好研究所科学家精神基地示范作用,履行社会责任,加大弘扬科学家精神对外传播力度。

595432c98007419e9932c43c4bab30e2.png

系统学思践悟

制定传承老科学家精神专项方案;组织党委理论中心组和支部“三会一课”集体学习;参加科学家精神报告会、老科学家铜像揭幕仪式及清明追思会、“两弹一星”精神宣讲会及观看情景剧;组织100多名青年向老科学家写信活动;在科技骨干中开设老科学家精神专题培训研讨班;组织党员走访参观老科学精神基地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引导广大科研人员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全所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以新老科学家为榜样,主动对标,寻找差距,自查不足,整改提高,把弘扬科学家精神贯穿于科研生产实践中,与具体岗位任务相结合、与科研创新发展相结合,与核心技术攻关与破解“卡脖子”难题相结合,始终坚守与弘扬爱国、创新的主基调、主旋律。

赋能科技创新

研究所持续加强制度建设,培育滋养科学家精神的良好生态环境。在人才激励和项目支持方面,出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优秀青年支持计划管理办法》《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支持基础研究工作方案》等,将资源向埋头科研、不计名利的一线工作者倾斜;在项目评价方面,进一步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评价制度,完善自由探索类与目标导向类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在人才评价方面,坚持“破四维”和“立新标”并举,制定《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科技创新综合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强对科研人员学术规范的引导和约束,以所内科学大家为榜样和标杆,推动科研诚信、作风学风建设;在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任务攻关中,成立了以对标老科学家冠名的突击队和党员联合攻关小组,激励广大科研人员攻坚克难。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如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在新的伟大征程上,上海硅酸盐所将大力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寓知于行、知行相长,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勇于创新、顽强拼搏,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