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菊园要闻>基层信息>详细内容

“轴承式”防疫环环相扣 筑牢小区“防火墙”

作者:佩伦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2-05-15 13:00 浏览次数: 【字体:

位于菊园新区北大街的286弄小区始建于2000年,共有居民楼14栋,120户常住住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袖珍小区”。2022年3月,上海疫情来势汹汹,小区在接到强化新冠疫情防控通告后由居委下沉负责人王芳和社区工作者俞婷牵头,第一时间组建了一支286弄志愿者队伍,也正是在这支队伍的带领下,一个环环相扣的防疫战线逐渐成型。

干部带头,党员冲锋,做疫情防控定盘星

菊园新区信访办工作人员王芳作为机关下沉干部与该小区点位党员干部负责人,是当之无愧的“火车头”,其助手为嘉邦社区居委会条线干部俞婷,同样是一位防疫工作的“急先锋”。她们二人“一老一少”互相配合:王芳主要负责上级精神传达、统筹协调各方;俞婷主要负责提供防疫物资来源、收集居民困难问题。

作为机关和社区干部,王芳和俞婷真正做到了把上级的防疫要求贯彻落实到底,把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装在心间,无论是前期的动员组织还是后续各类棘手问题的处理,她们作为轴承式防疫的核心为小区精准防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构建了切实可行的组织架构。

科学分组,互为补充,凝聚防疫中坚力量

a2337dad1ce3416cbbf999141ffb5456.jpg

小区所属嘉邦社区居委会号召居民自发组建志愿者团队,在小区业委会主任王春涛的组织和安排下,考虑到小区居民特长以及人员年龄、职业结构,一共组建了6支队伍:生活物资保障供给组、核酸抗原检测维护组、代理医院配药分发组、值班巡逻维持秩序组以及老弱病残人文关怀组。这支涵盖了d“老中青”的庞大队伍由小区全体党员及热心业主组成,他们中有党员、有退休阿姨;有夫妻档,还有居家办公的年轻人们,其中年纪最大的有70岁的退休老张,最小的有90后青年。

自从3月13日首轮封控至今,志愿者们随时待命,不辞辛劳地顺利完成13次全员核酸检测协助任务。志愿者们一人一岗、一人一责,带领居民们有序核酸检测,协助扫码工作,间隔两米线,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和安全性。志愿者王倩贴心地为不会操作手机的独居老人们申请核酸码,并打印出纸质版提前发放给老人方便扫码。

除了配合小区多次核酸采样任务之外,这支志愿者小分队还分为物资保障供给组、医院配药分发组、值班巡逻组、垃圾清运组、老弱病残人文关怀组等。在小区封控期间,他们冲在抗击疫情第一线,查验检测码、运输物资、组织团购、为孤寡老人送药解围……

广泛参与,众志成城,铸成抗疫“防火墙”

18670bc93d6c4a049f89149b7a81ca02.jpg

小区里高阿姨夫妻俩担任起了垃圾清运工作,每天早晚两次定时定点回收居民们的生活垃圾,并对所有垃圾进行消杀,确保居民垃圾做到“日产日清”;门卫老陈目前已留守小区门卫室将近两个月,为了减轻志愿者负担,老陈主动担任起对小区外来物资的消杀重任;配药“大白”奔波于各家医院为居民们配药;志愿者王老师和徐师傅推着小推车,为居民,上楼为独居老人们发放物资;小区里的两位理发师拿起剪刀,为有需求的居民免费理发,解决居民们的“头”等大事;年轻志愿者们担任起“团长”,负责统筹小区社区团购的相关事宜……

1d8de4c668154548a6f9a3565f352938.jpg

蔬菜、水果、牛奶等物资及时送达,生活垃圾每日定时上门收集,正因为有很多像老陈那样奋斗在一线的人们,是他们的不计得失、不计报酬以及不惧危险、不分昼夜,才能换来防疫最终胜利。他们每个人都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小区精准防疫提供了坚强保障。小区虽小,可见大爱,此时此刻,没有身份、职位等外在的社会符号分隔彼此,有的只是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共同意志以及一颗颗赤诚的心。

正因为有这样一支热心又强大的志愿者团队,居民们能够守望相助,积极配合工作。疫情至今,286弄这个“袖珍小区”一直在无疫小区的名单中,而所谓“轴承式”防疫法,究其本质无外乎是互联互通,居民们与志愿者之间由干部带头,通过合理分组与群众参与,将力量与爱心传递,层层推进、有条不紊地落实每一条政策,凝聚大家的智慧为小区防疫提供力量,这也是上海无数个优秀小区防疫工作的一个缩影。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