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菊园要闻>时事新闻>详细内容

“嘉定科创核”重大突破!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实现临床应用

作者:王荣会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5-02-17 09:00 浏览次数: 【字体:

“之前都要扎手指,我又很怕疼,这个太人性化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绝对是一大福音”。不用扎手指,也不用抽血,就像测血压一样,把手放进设备内,就可以测出血糖值。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全新的无创血糖检测设备受到了糖尿病患者的欢迎。

图片

这项创新成果由来自菊园新区“嘉定科创核”区域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客座教授、瑞金医院医学芯片研究所所长、上海近观科技创始人、上海工研院顾问、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联聘导师陈昌研究员团队与瑞金医院国家内分泌代谢病临床研究中心王卫庆教授团队联合研发,该研究团队运用多重拉曼光谱成像(mμSORS)创新技术,攻克无创血糖检测难题,让无创血糖检测从梦想走进现实。

近年来,无创生理及生化指标检测已成为医疗科技发展趋势,无创血糖检测因其高度复杂性,被誉为生物传感领域的“珠穆朗玛峰”。据研究团队介绍,无创血糖实现最大的难度在于人体皮肤是一个复杂的屏障,皮肤各层信号混合在一起,使得传统光学手段穿透皮肤并准确测量血糖水平极具挑战。

研究团队结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共聚焦拉曼成像,系统分析了手掌大鱼际区域的皮肤结构,建立了完整的皮肤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团队自主研发多重微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成像(mμSORS)系统,并开展两阶段临床研究,证实mμSORS无创血糖检测值与静脉血血糖值之间绝对误差的平均值MARD为14.6%,验证该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的准确性。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项技术无需个体校准,即来即检,适用于不同年龄、肤色和肥胖的人群,为未来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很好的通用性基础。”陈昌教授介绍说,目前,设备外观较大,“我们也在尝试用生物硅光芯片技术进行仪器的微型化和降低成本,未来将会推出万元级的便携产品、千元甚至百元级的可穿戴产品,逐步让这些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据了解,瑞金医院医学芯片研究所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携手“嘉定科创核”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简称上海工研院)及其孵化企业近观科技共同创立,为当前最先进的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BTIT)研究所之一。

作为“嘉定科创核”重要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上海工研院一直致力于推动“超越摩尔”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为创新企业及合作伙伴提供深度工艺技术支持和服务。

在此次研发中,上海工研院为无创血糖检测核心芯片的研发制造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保障,更值得一提的是,陈昌博士创立的近观科技正是在上海工研院的支持下孵化而成。“从一线真实需求到研发平台支持,再通过医院实现新技术的验证和迭代,在这样的产学研医一体化的策略下,多方合力才能高效向‘卡脖子’难题进行冲击。”陈昌表示。

“嘉定科创核”位于嘉定菊园新区,核心区拥有5家国家级科研院所,230家高新技术企业。根据建设规划,到2030年,经过评估推出的年度院地可转化成果数量达到1000项左右,年度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200亿元。

本项目得到了国家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委、瑞金医院广慈高能计划等资助。相关研究论文于2月5日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该成果有效避免有创血糖检测带来的疼痛和感染潜在风险,将为未来糖尿病管理带来革命性变化。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