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口口相传的幽门螺杆菌,到底要不要治
幽门螺杆菌(英文简称 Hp)这个晦涩的词汇近些年越来越被大家熟知,主要是因为在我国感染 Hp 的人实在是太太太太多了。
近期,我中心检验科开展了碳13呼气试验,各年龄阶段的居民都有前来检测的,当看到检测报告显示“阳性”时,不免感到紧张。
那么,幽门螺杆菌到底有什么危害呢?该不该治疗呢?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弯曲的螺旋形细菌,它主要寄生在人的胃黏膜表面,其名称也是来源于其形状和寄生位置,它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一类致癌物。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口-口传播、粪-口传播、胃-口传播和医源性感染。
今年新发布的一项权威研究显示:
我国总体家庭感染率(以家庭内至少有一名 Hp 感染者为标准)为 71.2%,明显高于 40.6% 的个体感染率。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系列胃部疾病的罪魁祸首,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将近100%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伴有慢性胃炎,约95%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的胃溃疡由幽门螺杆菌引起,63.4%的胃癌是幽门螺杆菌导致。
省流版
只要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除特殊情况外,均应选择治疗。
特殊情况:感染者是儿童,高龄,有严重基础疾病,体内菌群失调,对用抑酸剂、抗生素为基础的二联、四联组合治疗不耐受等人群,是否治疗需要找专家进行评估权衡。
详细版
特别是以下情况,建议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①消化性溃疡;
②胃MALT淋巴瘤;
③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
④胃癌家族史;
⑤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
⑥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含阿司匹林);
⑦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
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幽门螺杆菌不仅与胃肠道疾病相关,而且还涉及到许多胃肠道以外的疾病。现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还与口腔、皮肤、血液、心血管及呼吸系统乃至与妊娠及儿科等疾病的发生相关。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1)减少传染源: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应注意自身防护,避免和其他人有密切接触,尤其是共同进食时,要加以注意。外出吃饭应使用公筷公勺,家里有感染者应实行分餐 。
2)切断传播途径:严格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勤洗手,避免进食不卫生的食物,在外聚会时,要单独进食,提倡使用公筷。
3)保护易感人群,加强自身保护:易感人群,平时生活中,要避免进食辛辣食物,也不要进食其他对胃黏膜有损伤的食物,防止胃黏膜抵抗力下降。
4)不口对口喂饭,不亲吻孩子,现在口对口喂饭的人很少,但亲吻孩子嘴巴的却很多,这不仅会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还可能把一些细菌、病毒都传给孩子。
目前,菊园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碳13呼气试验。
检测时间:
周一至周五 上午8:00—10:00
检测地点:
平城路785号(平城路中心)检验科
红石路336号(城北分中心)检验科